我對賺錢的心魔

「你現在所汲取到的知識,需要十年後才會開始理解。」

這是我從一本書上看見這句話,在十年前我其實就想要做自媒體,那時候是 YOUTUBE 起步沒多久的時代,我認為早八晚五的工作太無聊了,甚至那時是每天都加班的工廠員工,於是在當兵結束後就對網路事業經營有興趣,並開始研究了幾個月。

只可惜最後還是失敗收場,說失敗也不算,因為那時只有研究與學習,沒有在行為上兌現,也就是頻繁的輸出,不論是文字或影片形式我都沒有,那時候還會覺得寫一篇文章是不是會有人來罵我,後來發現我錯了,其實我渺小到沒人要理你。

結果就這樣繼續當員工好幾年到現在,而這中間反而學習行銷相關知識,也幫幾位朋友在他們自己的創業路上做輔助,但說來奇怪,明明我給的建議他們照做都會成,為什麼我自己做都很緩慢,這問題我想了好久。

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付出太少,也就是學習之後要實際行動,所以我在 2 年前給自己一個目標,每天寫文章持續 90 天,那時候算是我大腦爆炸成長的時期,這 90 天每篇至少 600 字以上,從那時候開始建立我的寫作習慣,也讓我明白我要做其實還是能做到的。

而隔一年初我設計了一門課程,內容是探索自我相關課程,我明明銷售頁面搞定了,廣告也做了,也成功招收一名學員,但我那時候還是沒自信,照理講應該是要調整廣告並持續新增課程內容,但我並沒這麼做,反而是停止廣告,覺得自己還不夠好繼續學習。

但其實專業這條路本來就是無止盡的路,理性上我更應該一邊銷售課程,一邊學習並且調整課程內容才對,結果我反而停止招生,寧願繼續學習並產出文章,而沒有開課的打算,為什麼我會這麼想呢?

說實在,我也不知道,也許就是信念在作祟吧。

我首先是針對我的人際關係去做處理,因為我中間幾年除了與女友相處以及做娃娃機的同好之外就沒認識新朋友,而畢竟娃娃機同好並不會聽我講學習的相關東西,導致我的大腦價值沒有人可以做驗證。

等單身後才開始參加各種活動,分享自己的故事與觀點,去驗證我的大腦是否對別人有價值,還好我有嘗試,因為我之前嘗試很多方法都無效,最後觀察到我討厭人際關係,想說剩這個沒試過,試試看好了,於是才開始打開人際關係,也才因此打開新的局面,發現自己的觀點對於別人來說很受用 !

我從中逐漸累積好的回饋,也才讓我在輸出價值上更有信心,才更放下心繼續學習更多的相關知識去建立我的知識體系,但還有個問題始終無解。

「我為什麼無法將課程越做越大?」

於是我在幾個禮拜前有做了潛意識對話的練習,把學習與賺錢兩個方向在潛意識裡面互相溝通交流,這是屬於 NLP 裡的技巧,在學生時期有特地花錢學過,後來覺得沒用就不再碰了,只是不做白不做,就試試吧。

那時沒有像學生時期很認真做,只是大概做一下,樣子有到就好,可能是平常心的關係,心態上更放鬆,也更容易讓潛意識互相交流,這幾個禮拜我的內心對於學習跟賺錢兩件事可以開始分開了。

過去的我會認為要省時間,也就是一樣的時間,你做一件事情要達到更多目的才算有效率,於是我會想著寫文章時同時也要賺錢,我賺錢的同時也要學到新東西,所以我老是搞不好,因為開課程就是去寫我已知的東西,跟學習新事物沒有太大關係,反而讓我覺得很無趣。

所以會變成我瘋狂學習並輸出,覺得很有滿足感,但同時也因為沒賺錢,漸漸失去動力,畢竟錢在這個社會還是很重要的存在。

但透過我這麼一整合,加上近期學了一些基礎的理財課,並開始學習捨得花錢,讓我生活得到升級,也讓我更加明白金錢重要性。

現在我對賺錢與學習兩件事分很開,賺錢模式就好好學習賺錢,知識或許是我已知的,但是要如何讓人家願意拿出錢購買,並且使用後有效果,這才是我要去學習的地方。

學習則是歸類到生活上的自我滿足,這就讓我想到一個故事。

過去有位修女問科學家為何要積極的研究外太空? 如果把這些研究經費拿來幫助貧困飢餓國家,是不是能讓更多人得到足夠的食物,免除飢餓困擾呢?

科學家則回覆修女一則故事,這個真實故事來自一座城鎮,這城鎮裡受瘟疫所苦,好在有位伯爵心地善良,會將自己收入的一部份拿來幫助窮人,有天伯爵發現有位怪人,他在做鏡片相關的研究,會特地把鏡片研磨好裝到鏡筒中來觀察細微的物品。

伯爵對此感到興趣,並把這位怪人邀請到他的城堡裡供他生活好放心研究,大家對此很不解,為何要花錢在這種奇怪的地方上,可伯爵卻認為若不出意外馬上就要出意外了。

果不其然,最後這位怪人發明出顯微鏡,透過顯微鏡成功幫助醫學上的研究發展,解除瘟疫之苦,最後大家因為顯微鏡而解除瘟疫之災。

這讓我想到黑天鵝裡的投資策略,若你可以分出預算中的 10% 投入在高報酬高風險的事物,只要成功了你就得到豐沛的報酬,但要是失敗了,也不至於使你無法生活。

而自我要求的學習也是如此,我可以把賺錢的部分搞定,就單單針對賺錢來操作,不要加入更多學習、自我滿足這種雜訊,如果把賺錢搞定,還有餘裕再來做自我學習這檔事。

我才發現,我除了上班時間外,扣掉生活與發呆時間,我剩下時間都在學習上,這是對生活很不好的,因為我並沒有把資源投入在翻轉生活模式的關鍵點上,也就是建立我的商業模式。

反而都在做學習,永遠都在做準備,可現實是永遠沒有準備好的那一天,我們至死之前都在人生中做學習,永遠都在教導別人,我們所有的一言一行都在影響著身邊的人、網路的讀者。

哪怕我今天做了個無人報名的課程,也還好我做出來了,沒市場需求再繼續做下個課程就好,無傷大雅,直到在市場上試出東西為止,每個老闆都是這樣嘗試出來的,就更別說我這個社會新人。

所謂的「超越困境」,並不是要解決眼前的難關,而是開始建立新的生活模式,從現有模式轉換到新的生活模式,這時你的困境也隨之消失,根本不用針對當下每個困境做調整。

比如目前任職員工的我,想要在未來有自己要過的生活,我就不該去想著如何省錢,如何投資,如何從 3 萬升到 5 萬這種事情,因為就算月薪 5 萬還是無法達到我的生活目標,那要怎麼辦?

應該要先設想我這個生活需要多少年薪才能夠達成?

當你得出這個數字,再去思考什麼工作才能夠賺到這個數字,並且同時能滿足你要的生活,說白了,就是你要思考什麼賺錢方式是能夠使你未來有更多金錢與時間來運用,而不是利用加班或兼職來增加薪水,這種做法就是讓自己越來越窮,把健康也賠掉的方法。

人際關係也一樣,當你沒有很喜歡現在的朋友,你要怎麼做?

利用現有的朋友再去向外認識其他人嗎? 那你認識相似的朋友機率反而更高。

你應該要先設定好你要認識什麼樣的人,接著去思考這種人都出沒在那些場合,而這些場合是比較沒有門檻的,是你現在的身分可以報名的,比如獅子會需要一點金錢門檻較不方便,但是讀書會呢? 或是幾百塊到幾千塊的課程,是否能過濾出喜歡學習的朋友呢?

如果你透過更高的局面來思考,把時間線給拉長,你才更能明白現在做的決定影響了那些事情,更能看出調整的關鍵,祝我自己未來在賺錢這條路上能越做越純粹,讓賺錢就像呼吸一樣自然。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