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最終想要的,不過就是等死罷了

當你學會如何做出一道好吃的牛肉炒飯,你會開始好奇若做成豬肉炒飯什麼味道,若做成雞肉炒飯又是什麼滋味?

人類永遠停不下來的,就是一直從混亂裡面找出秩序,當擁有了秩序就會開始製造或尋找其他混亂。

曾聽過一則故事,有人好奇為什麼當兵時每天都要做一堆無聊的事情,凡舉除草、擦油漆、剪花叢、拖地、掃地,明明沒特別需要做的事情應是多出事情要去做。

而學長就說,若不給下面的人做事情,通常都會出事情,人只要一閒就會開始動點歪腦筋,在極盡無聊的兵營裡做些什麼奇怪的事一點也不奇怪,兵營裡如同烏托邦一樣,暫時與世界隔絕,沒有戰爭就沒有煩惱,沒有煩惱就會自尋煩惱。

在混亂中很痛苦,就算到了烏托邦最後還是會難受的想找點事情來做,我們都希望自己能夠在海灘上好好在躺椅上喝著冰涼的飲料,但現實中人往往無法維持這種狀態太久,最後還是會想找點什麼事情做,這是人性。

「從混亂與秩序的人性,讓自己產生動力」

產生執行動力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背後的恐懼帶給你的推力,另一種為前方美好目標帶給你的拉力。

當你處於混亂時,得思考若繼續混亂下去會發生什麼事情,當你的生活一團糟,吃著沒營養的食物、沒有運動習慣、睡眠不足、一直沒有自我提升,這麼下去你的未來會是什麼樣子。

想像當你的生活若能安頓好,你的生活會是什麼模樣,有更健康的身體、更強壯的身材、精神飽滿意識清楚、能夠規劃時間安排自我提升。

當你的生活如預計的達到當初設定的標準,儼然來到了秩序的狀態,這時你會開始思考,有什麼新的興趣可以學習,可能是極限運動? 攀岩? 衝浪? 或是開個讀書會…等等,從混亂到秩序,再從秩序回到混亂。

每個人都是如此動態平衡,那為何有的人生過得精采,有的人生依然無趣,這是因為兩種方向不同,一個是正向累積,另一邊是負向累積。

若一個人當初做基層員工,做的是重複性工作,一開始這種工作會很新鮮,但只要重複性工作只要熟練後就會變得無趣,自然會想要換工作,而若患的工作一樣是同性質的重複性工作,隨著時間過去身上沒有累積價值,生活會越來越困苦。

相反的像是職人精神看起來好像不像我剛剛說的從混亂到秩序,為什麼職人有其價值?

雖然職人表面上是一件事情不斷的做,但他的混亂藏在細節裡,以壽司職人來說,捏飯的技術在於手的溫度、手感、濕度與飯本身的種種細節互相搭配,需要長時間不斷練習,而些細節的調節就是混亂。當你能夠透過細節搭配達到近乎頂尖,就更加靠近秩序。

老一輩所說的後半輩子享清福,事實上只是在等死罷了,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退休後跑去做義工,人不可能什麼事都不幹在那邊爽,不然你以為那些收房租的阿杯幹嘛閒閒沒事在那邊撿寶特瓶? 沒事幹啊!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