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脆弱 7 如何不斷增加身邊的好資源?

「要體會反脆弱,就得先學會付出」

我今天在讀書會中提出一項問題,什麼是過度補償?

之後才了解,過度補償的意思就是當肌肉損傷後的復原會比原本多更多。

比如受傷前是 100%,受傷後的復原會來到 120%,此用意是為了抵擋未來的傷害,才能夠有餘備去使用。

這就連結到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要持續讓肌肉鍛鍊越來越強?

照理來說,我們人為了適應當下環境會改變身體構造,比如上班族長期坐椅子,很少用到肌肉,所以身上肌肉越來越短少。

而搬家公司的員工時常使用肌肉,於是身材都較壯碩。

以上班族現況來看,就不需要鍛鍊肌肉嗎? 倒也不是。

現在的肌肉量可以應付現在的生活,但是當遇到突發狀況,身體能夠抵擋嗎?

若突發狀況是跌倒,當你跌倒後你沒有肌肉去幫你抵擋衝擊力,沒有良好的骨質密度,就很容易造成骨折與肌肉損傷,且因長期沒有鍛鍊肌肉,損傷後復原時間會更慢。

更生活化一點,當你在操場上突然有顆籃球從你眼前飛過來,你能夠有快速的神經反應去促使肌肉爆發快速躲掉籃球,避免頭部受到撞擊嗎?

若這顆球撞到你,或許不會怎麼樣,那麼路上更多不可預測的狀況,還有辦法快速做反應嗎?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不斷的鍛鍊肌肉,除了讓腦內分泌正常,良好體態之外,也是為了當意外發生時我們能夠反應避開或者將傷害抵擋下來。

過度補償的核心有兩點,一個是缺少,一個是彌補。

當你鍛鍊肌肉後肌肉受損,接著細胞會去修補受損部位,甚至過度修復。

意思就是,當你需要更多肌肉,你就必須運用更多的肌肉,直到他稍微缺少。

當你需要從市場上拿到錢,你就先得在市場上付出金錢,才能夠從市場上徵招到錢。

當你需要從社會上獲得人脈資源,你就得先在社會上付出自己的資源與時間來幫助別人,接著才會有更多人脈出現在你眼前。

當你需要學習更多相關主題知識,你就得先教別人一點這類主題的相關知識。

當你要在某領域成為專精,那你得先把你現有的資源拿出來,才能夠變得比現在還更專精。

但現在就有一個疑問,我該把資源投到哪裡才能夠得到更多回饋?

若就反脆弱一書所提到,肯定會要你用錯誤嘗試法,但更好的是用別人的錯誤來避免自己犯下相同的錯誤。

意思就是要「門當戶對」。

你在一群閱讀主題的社團裡 PO 讀書心得,跟一群分享便宜好康抽獎的社團 PO 讀書心得,哪邊會比較有共鳴?

肯定是閱讀社團。

你跟年輕人聊電玩,還是跟老一輩的人聊電玩,哪一邊會比較有共鳴?

結果可想而知是年輕人會給你更多回饋。

當你要減肥,你就得尋求減肥、健身社團貢獻自己的知識與想法,在這個群體裏給你的回饋才會得到更多,當然更多的是要實際執行。

這其中也會有誤會,到錯誤的地方貢獻所以什麼都沒拿回來。

比如我以往有在職業討論版上分享自我提升的文章,但回饋大多都是看扁我的留言,後來才知道這社團風氣已經變成互相抱怨生活,好逃避現實的地方,於是我也離開那個地方,因為那裏不會給我更多資源。

所以先決定你要的是什麼,接著決定要在哪個地方付出你僅有的資源,最後得到最多的會是你。

「殺不死我的,會讓我變得更強大」

此句話是形容反脆弱的絕佳句子,但若是要得到更多資源與利益,可以使用下列這句。

「你付出的價值越多,你就能夠越有價值!」

前提條件是,你要找到能提供給你回饋的社團,對你付出的價值有好的反應才是好社團。

你會發現一個社群裡沒人講話,但是當你開始提供資源,接著其他人都會貢獻自己的想法與資源。

如同你先將石頭丟進湖中產生漣漪,而這漣漪又會互相產生新的漣漪。

想要變更強? 那就開始付出價值,輸出點什麼出來,你就能夠更厲害!

結論

1、過度補償為了是抵擋未來更大的傷害的機制,沒有好壞,單純是現象。

2、在有好回饋的社團不斷付出資源,你才會變得更強。

3、你現在不強沒關係,自己乖乖練等付出資源,漸漸的也會變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