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踹出現有生活圈,你要懂得做資源轉換

你跟我一樣有存錢的習慣嗎?

還記得十年前有位企業大老說了一句話

「月薪不到 5 萬不要存錢」

然而很多人不同意這句話,不外乎是

「不存錢生病怎麼辦? 出意外怎麼辦?」

「花光然後呢? 我得到了什麼?」

大部分人認為是商業幹話,但我認為這些人只是因為處境不同,所以明明同一句話,得出這個理解。

我的理解是,還沒 5 萬不存錢的原因,是當你剛開始出社會時就想著存錢,每個月收入不到 5 萬,生活費扣一扣可能剩 2~3 萬。

假設你每個月能夠固定存下 3 萬元好了,一年加上年終姑且算 40 萬,從 25 歲開始算起,你經過 20 餘年存下了 800萬,此時的你 45 歲,你覺得划算嗎?

當然你也可以藉由投資來致富,如果你真的有算好,覺得這個金錢你能接受,那我無所謂。

就我來說,為了存下 800萬,我的機會成本是什麼?

我有興趣卻不能去學,比如攀岩、浮潛、衝浪、拳擊、健身、唱歌、旅遊、閱讀、科技玩具。

如果我有以上興趣,同時我也擁有這些領域的人脈,而這些人脈對我的幫助更是無法估算。

甚至我這 20 年來就只有上班賺錢,下班休息繳生活費,那我存了這麼多錢就只是為了能安全地活下來嗎?

如果不是,那你更應該主動出門冒險,你也不會因為電視常報導路上意外事故而不去上班。

當你明知道自己有興趣會想學習與體驗,甚至在支出不會影響到你的生活費用時而不去體驗。

所謂的錢滾錢不是只有投資而已。

你用勞力與時間賺到的錢,可以投資在書本與課程上,當你透過書與課程的媒介讓自己大腦增加智慧,之後可以再用智慧創造更大的價值,也能夠賺到更多的錢。

這就像彈簧一樣,跳馬鞍時為什麼用彈簧可以使我們跳得更高?

這是因為彈簧利用向下的壓力製造位能,當壓力離開後位能轉為動能,就能夠讓我們跳出更高的距離。

今天我花 1000 元請你幫我修理螺絲起子,明天我用螺絲起子幫你把壞掉的工具修理好,於是你付給了我 1000元。

從結果來看你、我都沒賺錢,但我們彼此的生活都得到了提升,這就是資源轉換的展現。

從結果來看,你的賺錢系統要是無法使你賺錢,不過你的生活越來越好,吃的食物更健康、也能上健身房、有足夠時間閱讀與把妹、妹子品質越來越高、保險的額度也比普通人高上許多,但是你帳戶存款提升沒多少,這樣子的生活你接不接受?

有句廣告台詞我很喜歡「你賺的錢只是變成你喜歡的樣子。」

乍聽之下很明顯是在引誘你買下他們的產品,但想想就很清楚,要不是為了生存,我們才不會做現在討厭的工作。

然而我們對待金錢的方式,就只有不斷儲存或是不斷放進投資項目裡面,反而認為買下對我們好的東西是浪費。

比如買下高質料的衣服、旗艦手機、環境和善的住所、健康但較貴的食物、花錢上健身房、環境和善的住所、花錢與人際交際。

你是不是時常都在省呢?

如果你的工作與生活時常需要與人見面,那麼你多投資在衣服上反而划算,意思不是買高檔品牌,而是穿出品味。

我當然知道好質感的衣服也有便宜的,但那機率很小不好找到,往往高質感的衣服價位就是會高了一點。

與其追求高 CP 值,你該衡量的是如何穿出你的價值,當你穿得有質感,讓人眼睛為之一亮,往後受到的待遇與機會是不是比以往更好?

身材的打造也是一樣,你為了省錢吃了一堆油炸澱粉的不健康食物,造成你現在擁腫的身材,而這樣的身材影響你工作面試的錄取機會,也減少與人交際的吸引力,這樣真的划算嗎?

2005 年的加拿大,有個青年用一根紅色迴紋針換到一棟房子。

他的方法是用迴紋針開始以物易物,那時部落格正流行,於是利用部落格宣傳。

想當然網友都開始笑他,認為不可能換到什麼,然而在最後這位青年不斷地用以物易物方式換到一棟大房子。

資本主義的確是有很多漏洞的社會系統,但他也是目前最好用的,雖然你這輩子或許無法從平民翻到天龍人的程度,但在這網路的時代,也真夠幸運,起碼你有機會過上吃東西不用看菜單,隨時隨地都能有炮打的日子。

起碼,光是你、我現在生活,就比以前人好很多了。

如果說以前人的翻身門檻是資訊與金錢,那麼網路時代的翻身門檻是實作與復盤迭代。

知識與點子不值錢,做得出來才值錢,實戰失敗不要緊,你能不能回頭找關鍵節點去做修正,讓這件事變得更好,更有效率?

結論

1、用錢轉成更大的價值,接著再拿到更多的錢,就是資源轉換的展現。

2、你出來賺錢,是為了過上更好的生活,存錢是為了安全,但沒了好生活會使你慢性的進入不安全。

3、有點子的人很多,願意執行的人很少,要當哪一種人比較有價值,我想很明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