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過程中的低谷,才是進步的起點

「要做到出類拔萃,就得在多數人無法承受的環境下生存下來。」

你曾經在多少低谷中走出來?

回想一下在過去的求學過程中,有沒有一些經驗是透過不斷的反覆修改調整,最後終於成功呢?

又或者曾經所堅持的事情,中途突然因為其他事情,或者沒來由的失去動力,卻仍然堅持下去,直到後來發現自己已經在這件領域上變成達人。

其實從一個人如何面對自己的電玩,就能明白他是怎麼對待他的人生。

這電玩可以是其他任何喜歡做的事情。

以前玩英雄聯盟時,很常遇到別路前面被三殺之後就宣布放棄遊戲,覺得自己一定要前面順風才有辦法贏,只要前面輸就放棄不玩。

理論上,前面輸,後面輸的機率的確是會變高沒錯,但認為這樣就放棄遊戲的人,他錯失了很多成長機會。

若你在逆風時仍然想著怎麼贏,你能學習到的有

1、更謹慎的操作

當你已經不能再犯錯時,你會更謹慎小心的注意每個細節,猶如你穿著高價白色衣服吃咖哩,你會為了別讓衣服沾髒,於是很小心謹慎的注意用餐細節,才會學習到如何優雅的吃飯。

2、不動如山的氣場

若你遊戲中遇到逆風後下意識想著如何穩定局勢,接著找到空檔拿下勝利,往後出社會遇到其他困境,比如老闆突然大聲吼叫、客戶給你刁難、產品出現問題,你會下意識想著如何解決當下問題,而不會只是情緒上頭開始抱怨。

3、獲得社交認證

若你能夠在低谷裡破土而出,所得到的能力會被高你一級的人看見,如同火影忍者裡的阿凱,雖然只會體術,卻透過非一般人的訓練模式下讓體術變得異常高等。

菁英在過往所看過的普通人太多了,你若沒走過低谷,你也跟一般人沒什麼兩樣,當你有辦法走出低谷,也代表你已擁有一般人沒有的某樣東西。

正因為多數人走到低谷就離開,而你若能在低谷走過,代表這領域值得你繼續深入研究。

透過低谷找出自己的天賦

與其說是天賦,我會把天賦解釋為自己可以持續做下去的一件事情。

若有幾件事你能夠堅持做下去,那除了這件事以外,你也可以往這領域內的其他項目做測試。

比如你能夠不斷的練習田徑項目,走過田徑的低谷,別人都沒興趣放棄了,你仍然持續前進,代表你在運動領域比較有毅力堅持下去。

若你在數學領域上可以不斷持續精進,那麼你對於運算、分析的領域會比較有興趣,或許你喜歡不斷調整改善某些項目來獲得成就感。

過去那些半途而廢的經驗,也代表著你還不適合在那領域內專精,除非你理性分析後認為這件事情值得堅持下去做,並且刻意持續下去直到成功。

比如你了解未來趨勢可能是數據分析,雖然你很不喜歡數據分析,卻也是勉強的下去學,學習之後發現有其他你更有興趣的領域,將它跟數據領域結合也變成你還能接受的項目。

比如數據分析的工作還需要了解如何與別人溝通,讓對方聽得懂你在說什麼,將專業術語變的生活化淺顯易懂,且你對於溝通這件事也很有興趣,於是原本困難的數據分析好像沒比以往還難,因為你知道裡面也有你興趣的東西在裡面。

要是知道自己要做什麼,那麼事情就更簡單了

人生並非找到某個天賦就能一路順遂,所以有無找到天賦並非要緊的事情,只要在人生當中找到能持續提供價值的事情,人生就會過得比平常人來的快樂。

如同上一段所說,在不喜歡的事情裡面找到自己喜歡做的項目,你喜歡做菜,但不喜歡洗碗,如果洗碗厭惡感大過做菜的成就感,你沒多久就會放棄了。

要是你聽到大家讚嘆你的手藝做出美味料理的成就感大過洗碗的厭惡感,你會認為這些事情都只是必要做的事情。

就像喜歡去露營的人,會認為鞋子衣服弄髒都是必然,如果怕髒就不要露營,如同怕燙就不要煎魚。

結論

1、低谷是超越平常人階級的機會,有了一次從低谷爬出的經驗,之後遇到低谷會更平常心面對。

2、在專精領域上找到喜歡、有意義的項目,那麼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都變得理所當然。

3、遇到低谷,想想當初為什麼會進來的理由,重新思考要不要繼續突破或是轉換跑道。